寶寶一出生就被媽媽用母乳餵養,慢慢的開始用奶粉等代替,但最後寶寶成長到一個階段的時候,就需要開始吃主食了,可以慢慢開始吃鹽來獲取能量。寶寶因為太脆弱,吃鹽太早或者太晚對於寶寶都不利,究竟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鹽呢?鹽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料,我們成人每天都要攝入壹定的鹽。很多父母會問,寶寶每天喝牛奶和母乳就行了嗎?他們不用吃鹽嗎?即使寶寶到了吃輔食的階段,輔食要不要加鹽呢?都成為父母們的壹些疑惑。其實,寶寶過早吃鹽是有危害的。
山東煙臺的李女士,聽說“寶寶吃鹽長力氣”,往孩子吃的粥裏加鹽。萬萬沒想到,這居然要了孩子的命。
新聞報道中,八個月大的寶寶,因為鹽攝入過量,導致血液中鈉的濃度過高,引發“高血鈉癥”,發生了不幸。
曾少鵬醫生強調,吃鹽長力氣的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。“1歲以內的嬰兒食品千萬不要額外加鹽。寶寶沒勁,走路不穩,可能是鈣磷代謝紊亂,骨骼發育不良,跟吃不吃鹽沒關系。”
“鹽攝入過多,對寶寶健康的損害是難以恢復的,很容易危及寶寶生命。”曾醫生強調。
嬰幼兒的腎臟沒有發育完善,無法排除血液中過量的鈉,過早、過量地吃鹽,會加重腎臟負擔。還會引起消化道問題,輕則營養吸收不良,重則損害腸胃黏膜,引起小腸炎、結腸炎等疾病,並可能會引發感染,引起脫水,危及生命。
“寶寶還可能會產生抽搐、驚厥等癥狀,危害神經發育。”曾醫生說。
曾醫生指出,1周歲以內的孩子,需要的鈉非常少,完全可以從母乳裏獲得,不需要額外添加。
“即使不是母乳餵養,寶寶喝配方奶,也能夠獲取到足夠的鈉。”曾醫生表示,配方奶是根據寶寶的營養需求,科學配比的。
但要註意,家長給寶寶沖奶的時候,最好按照奶粉說明的沖配量,不宜過濃或者過稀,以避免寶寶攝入鈉過多或者過少的問題。
曾醫生介紹,不管是吃母乳還是配方奶粉的寶寶,壹般都不需要再額外“進補”,“如果發現寶寶大便比較幹燥,適當給寶寶喝點水就可以了”。
還有壹些家長認為,寶寶不愛吃輔食,是因為輔食沒有味道,於是在寶寶的輔食裏面加壹些鹽。
曾醫生對這種做法表示反對。嬰幼兒的味蕾未發育完全,需要爸爸媽媽悉心呵護。
“剛開始餵食,應盡量讓寶寶們吃到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,沒有必要放調味料。”曾醫生說,這能為寶寶以後的飲食習慣、口味打下很好的基礎,避免“重口味”。
“吃鹽主要是為人體補充鈉,但是寶寶對鈉的需求量沒有大人那麼多。”曾醫生表示,1歲以上的寶寶,在斷奶的情況下,可以這量攝入鹽分,但是不宜過多。壹般來說,寶寶在出生6個月以後才會考慮給寶寶吃鹽,但這個時候註意每天給寶寶食用的鹽都應該是少量的。在寶寶前6個月的時候是沒有必要特地給寶寶吃鹽的,因為在前6個月的時候,寶寶每天所需的鹽分不到1克,這些鹽在母乳或者奶粉裏面都可以獲取到,太早的給寶寶食用鹽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。
曾醫生介紹,1~4歲的幼兒每天需要700毫克鈉(相當於1.8克食鹽),這洋的量其實從天然食品中就能獲得,如奶類、主食、肉類、綠葉蔬菜、水果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