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免疫系統還未發育成熟,據美國兒科協會統計,3歲以下的孩子,每年患傷風感冒的次數是6~8次。3歲以上孩子,體內的免疫抗體才接近成人,所以要保護孩子的免疫系統,遠離那些破壞孩子免疫力的殺手!美國馬里蘭大學兒科副教授查理斯.舒賓發現,因為孩子患病幾率的增加,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關注孩子的免疫力。
很多家長都在抱怨,明明把寶寶保護的已經很好了,可是寶寶還是經常生病,這可是讓大眾家長操碎了心,不知道怎麼辦才好!其實小編想說一句,很多情況下寶寶生病不是因為家長沒有把寶寶保護好,而是把寶寶保護的太好了,導致寶寶的免疫力系統遭到了破壞,讓寶寶體質變差,經常生病。
在保護孩子免受細菌和病毒侵擾的過程中,以下的7 種做法其實會破壞孩子的免疫力。
有的孩子長期生活在“無菌“的環境中,接觸的微生物太少,導致自身免疫力低下,一旦與外界“親密”接觸,就會生病。一項研究顯示, 對孩子過度清潔,可能增加其患過敏,如濕疹和哮喘的危險。
醫生建議:人是伴隨病菌和病毒等病原體長大的,病原體會讓人生病,但它同時也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。孩子需要健康的生活環境,並不是讓孩子生活在沒有細菌的真空環境當中。 父母不必每天用消毒液來清理孩子活動的空間、清洗孩子的衣物,同時,應該適當讓孩子接觸自然環境,增強抵抗力。
有些父母可能因為想讓孩子的病快速好起來,而自己或敦促醫生使用或加用抗生素,這對孩子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。幾乎每種抗生素,都存在耐藥現象,尤其是沒有使用足夠療程的抗生素,導致病情反復,更容易產生耐藥性,使某類抗生素給孩子治病的效果下降。而且抗生素本身會對肝、腎、胃腸道造成一定損害,所以當一種抗生素不行,又轉而求助另一種更高級的抗生素時,就會嚴重影響治療的進程。
醫生建議:孩子生病後,父母不要擅自購買抗生素服用,如果孩子需要用藥治療,一定要帶他看過醫生後再根據建議選擇是否使用。你可以向醫生諮詢寶寶的疾病是否和細菌感染有關,寶寶是否需要吃抗生素,能不能用其他非抗生素類藥物代替等等。
如果醫生確認孩子是細菌感染,並給孩子開了抗生素,你需要向醫生詢問正確的用藥方式,包括每次吃藥的間隔時間、需要吃多少天、可否在症狀好轉時停止服藥以及藥吃完後,需不需要複查等。如果醫生開了好幾種藥,要向醫生確認哪個是抗生素、不同的藥能不能在同一時間服用、吃的同時,需不需要忌口等。
益生菌的確可以幫助孩子平衡腸道菌群,增強消化吸收能力,解決腹瀉或是便秘等消化不良問題,但與提高孩子抵抗力沒有直接關係。 如果濫服,反而會影響孩子腸道內菌群的平衡狀態。
醫生建議:對於全身而言,補充益生菌改變的只是腸道微生態,並沒有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影響孩子的免疫系統,增強全身抵抗力。而且,益生菌並非越多越好,維持體內菌群平衡,才是良好的狀態。 可以適當給孩子吃一些含益生菌的乳製品並無害處,但是純益生菌製劑也是藥物,使用應謹慎。
内容未完结,点击第2页继续浏览